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4篇
  43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后改革时代"的时代背景,从农民工与经济模式、城市化与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与文化图式3个方面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2.
于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36-7538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带上,自然演变的过程漫长且复杂,是灾害多发的地带,是极易土地沙化的区域,对各种自然和人为扰动极为敏感。在阐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形成概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回顾了人类古代历史文化期的气候的变化与沙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历史上冷暖干湿气候差异性的交替运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波动变化和易灾、易沙化的趋势;气候的变化还通过早期人类活动的集聚格局,间接地影响了历史时期土地沙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准格尔露天矿区复垦过程中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鄂尔多斯准格尔露天煤矿复垦过程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变化,运用分子生物学PCR-DGGE技术对土壤真菌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复垦区的土壤真菌比较丰富,包括子囊菌门、球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未分类菌4个类群,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最主要的真菌类群,占到总数的86.4%;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检测土壤微生物的有效手段,在37个测序序列中,检测到不可培养真菌10个,占到真菌总数的27%;不同复垦阶段的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在种植豆科-禾本科牧草的复垦土壤中,除在每个复垦时间均出现少量的共有菌外,大多数的条带以及乔灌草类型下的全部条带表现是无规律的,说明真菌种类是随复垦时间的不同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很复杂;从多样性指数方面来看,除了1993年复垦样地多样性比较低外,1992-2003年间的各复垦样地中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4.
京郊小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半城子水库流域2000年、2005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2000-2005年间流域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5年期间,半城子水库流域始终以林地为基质,且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优势度较高,斑块问面积分布不均匀;在景观异质性方面,针叶林的异质性显著增高,林地类型的斑块复杂性也高于其余景观要素类型,各景观要素的斑块数目增多,分布更为均匀;在空间相互关系方面,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水平上整体空间聚集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5.
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应用于硫酸盐废水脱硫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磁场稳态流化床(MSFB)技术应用于高硫酸盐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将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群接入已填充有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MPB)的厌氧磁性流化床(anMSFB),采用载体浸泡挂膜法进行启动运行,然后通入模拟废水进入稳定负荷运行。通过显微、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系统anMSFB的生物膜组成及生物膜量;考察了pH、温度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anMSFB反应器中SO42-的降解动力学方程;理论推导出在特定进液废水浓度和脱硫率下anMSFB反应器中MPB颗粒的填充高度。该研究为固定化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反应系统应用于含硫废水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河岸沙丘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是研究风沙地貌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测量,并沿盛行风向对西辽河平原西部响水河两岸的河岸沙丘进行样品采集,经室内激光粒度仪测试,研究河岸沙丘的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响水河东岸沙丘粒径粗于西岸沙丘。东岸沙丘由迎风坡脚到背风坡中下部粒径总体变细,从两侧坡脚到丘顶分选性逐渐变好。西岸沙丘由两侧坡脚到丘顶粒径变细,偏度趋于正偏,分选均较好。河流砂最细,其平均粒径总体细于东、西岸沙丘砂,分选性好于东岸沙丘,差于西岸沙丘。2东岸沙丘受河流与风力作用可以从较深地层获取沙源,西岸沙丘主要受风力作用从较浅地层获得沙源。  相似文献   
107.
以AMSR-2亮温数据,SPOT归一化植被指数为数据源,采用ω-模型和基于Qp模型的双通道反演算法,建立适用于蒙古高原表层土壤水分的反演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2013年蒙古高原植物生长期(4—10月)表层土壤水分反演,同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反演值与实测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5,均方根误差达到了0.031 6 cm~3·cm~(-3),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蒙古高原表层土壤水分平均介于0.047~0.234 cm~3·cm~(-3),土壤水分总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趋势;在蒙古国北部以及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森林草原区,土壤水分与整个研究区相比差异较大,同时在时间序列上该区域土壤水分波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8.
2000-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0-2014年间植被生长季(4-10月)的MODIS NDVI数据反演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结合2000-2013年该地区周边11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别从年际变化和月变化角度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DVI,不论是植被生长季平均值,还是其各月份值都呈上升趋势。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显著增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恢复重建措施的有效性,但其植被NDVI年际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其相关系数达到0.75,是驱动植被覆盖年际波动的最直接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边缘区域的植被覆盖增加趋势较明显,而中部和西部部分区域未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从月变化来看,4月草地植被变化受气温变化影响较明显;5-8月与前一月降水变化关系密切,说明植被生长对降水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沙地类型植被覆盖年际变化趋势看,所有类型都呈增加态势,增加态势最大的类型是移动沙地,最小的是固定沙地。  相似文献   
109.
基于MOD16A2的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的蒸散发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时空动态对理解水热对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ODIS MOD16A2月产品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空间变异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类型草地近14年(2000-2013年)的ET时空动态及ET对气象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ET总体表现为由东北部和东南延线向西南部递减的规律,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 > 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无显著差异。各类草原的ET变化趋势相近,均在2003年、2008年和2012年出现波峰,2009年出现波谷。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总体的ET均有增加趋势,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的ET均有减小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空间变异分析表明近14年锡林郭勒草原ET的空间变异状况较为稳定。ET与降水量、NDVI、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均成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依次降低但都大于0.83;ET与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均为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8和-0.23。  相似文献   
110.
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赋权法的计算方式,并以土默特右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较强,而因子分析法计算权重过程又相对机械化,采用将二者计算的权重进行线性组合的方式来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